
暴雨如注,筆架路消防救援站的寧靜被一陣急促的警鈴聲打破。不到一分鐘,兩輛消防車拉響警報,刺破雨霧,呼嘯而出。
到達指定位置,帶隊干部丁鵬看到常務副縣長、應急管理局局長及好幾個鎮村干部都等在那里。常務副縣長對一個個頭不高、臉上粘著泥印的中年男子說:“黃主任,你把情況跟他們說一下。”男子上前一步說:“我是這個村的村主任,今天上午,我們這里發了山洪,羊角山三組災情最為嚴重。”應急管理局局長說:“現在最大的問題是,三組信號中斷,我們無法和那邊取得聯系。”一個鎮干部補充說:“我們曾組織過人員過去,由于路被沖毀,險象環生,只得半路返回,現在全靠你們了。”
丁鵬眉頭緊鎖,深感責任重大,他快速作出安排:“黃主任,麻煩給我們派一個向導,我們即刻上山搜救!”
臨行前,常務副縣長對丁鵬說:“注意安全,我等你們的好消息。”
“請領導放心,我們保證完成任務!”
丁鵬帶領隊伍,攜帶必要的救援器材向羊角山開拔。山路陡峭泥濘,一名隊員腳下一滑,差點摔倒。他趕緊抓住旁邊的樹枝,喘著粗氣說:“這鬼天氣,真倒霉透了!”“可不,這么大的雨,連路都看不清。”另一名隊員抹了把臉上的雨水說。“別分心,留意腳下!”丁鵬語氣嚴厲,但眼神中透露出對隊員的關心。
隊員身上的搶險救援服早已濕透,鞋子也被泥水塞滿,每次抬腳都顯得十分沉重。沿路滑落的巖石、傾倒的樹木隨處可見。狂風呼呼刮著,幾乎能將人吹倒。隊員們相互攙扶,一步一滑地踉蹌前進,尤其是過溝壑和溪谷時,必須砍樹搭橋,并借助繩索,才能勉強通過。
“快!再快一點!”丁鵬不斷催促著隊員,他知道,險情嚴峻,他們必須爭分奪秒,盡快找到被困村民。
兩個多小時后,向導停下來,觀察了一下四周說:“我們到三組地界了。”
救援隊先后到幾戶村民家搜尋,沒有人。拐了個彎,迎面走來兩個村民,一人手拿木棍,另一人手握柴刀。詢問后得知,拿木棍的正是三組組長,他們冒險下山去跟村里報告災情。組長說,山洪迅猛,沖垮了好幾棟房屋,經過摸排,有7個村民失蹤。
丁鵬叫通信員拿來衛星電話,將情況向領導作了匯報,然后叫組長二人加入他們的隊伍,一同搜救失蹤的村民。
過了條溪溝,上了個陡坡,繞了片樹林,又走了半個多小時,眼前的一幕觸目驚心:一棟房屋被一塊數噸重的巖石砸個對穿!因為阻力,巨石停在屋前場坪里,一棵胸徑超過40公分的樟樹被齊腰砸斷,殘枝敗葉落滿整個場坪。
“有人嗎?有沒有人哇?”眾人跑過去齊聲呼喊,沒人應答。丁鵬大手一揮,大家不約而同地沖過去,用鐵鍬、柴刀、木棍,有的連手都用上了,將屋內一人深的泥土、渣石扒開,卻什么也沒發現。
正要撤離,巨石旁一個隊員突然叫道:“快來看,上面有字!”丁鵬過去一看,巖石上果真留有字跡。他一邊辨認,一邊念道:“東邊山洞,快來救我們!”字跡潦草歪斜,卻如同黑夜里的一束光。
“東邊山洞?我曉得那里,我帶你們過去。”組長欣喜地說。
過密林,趟急流,大家有驚無險地到達目的地。進入洞內,一堆篝火旁,圍坐著幾個村民,有的昏昏欲睡,有的啃著玉米棒。組長數了兩遍,激動地說:“太好了,他們都在!”
丁鵬長舒了口氣。
一位老人顫顫巍巍地站起來,他認出了組長,疑惑地問:“你們……這是?”“春生伯,他們是消防員,是政府派來救你們的!”老人抹著眼淚,哽咽著說:“太好了,我以為……我們沒救了哩……”
“老鄉,你放心,我們一定帶你們出去。”丁鵬語氣堅定地說。
下山途中,一個十三四歲的大男孩對丁鵬說,他經常在電視上看到消防員救人的新聞,以后他也要成為他們一樣的人。他說他是老人的孫子,在他勸說下,爺爺才肯出門避險,沒走多遠,一塊超大巖頭就從屋后滾了下來。他說是他把附近的鄉親集中起來躲到山洞里的。另外,他還在巖頭上刻下求救的字,不知他們看到沒有。
丁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他摸摸大男孩的頭說:“看到了,你的機智和勇敢,讓我們的救援更順利!”
責編:熊泊宇
來源:《中國應急管理報》2024年 9月18日副刊版